跟腱断裂的预防与治疗
- 2018年10月08日 浏览:7548 次
跟腱是足踝后部人体最强大的肌腱,又被称为脚后跟上的一根“橡皮筋”。当人们脚跟离地用脚尖站立时,可以明显看到在脚后跟和小腿之间有一条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它就是跟腱。跟腱能承受很大的张力,除个别疾病和特殊的动作外,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发生断裂。现在人们都注意养生了,参加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篮球、足球、中年人喜欢羽毛球、老年人喜欢跑步等。随之出现的跟腱断裂发生率也逐渐增多。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情况最容易发生跟腱断裂:
1、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前没做充分准备。
2、强烈地急停、变向,容易让跟腱受伤甚至出现断裂。
3、体重肥胖、年过四十的中老年人。
4、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病、肾病等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容易导致跟腱脆性改变。
5 、自发性断裂最常发生于30岁~50岁之间的运动人群,此外,50岁以上的非运动人群及女性也是好发人群。
跟腱断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一类是外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运动员、练武的人和演员,要经常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超过耐受能力,可使跟腱劳损,周围发生无菌性炎症,强度降低。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可被肌肉拉断。这时,好像有人在小腿后方用棍子敲了一下。跟腱部位随之感到疼痛,皮下瘀血,局部渐渐肿胀,足踝活动不灵,不能用力蹬地
一、预防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跟腱断裂
(1)提高对跟腱损伤和断裂的认识
跟腱损伤及断裂的易发因素有:
① 腱基础病变,如跟腱炎和跟腱劳损等;
②全身基础性疾病;
③准备活动不充分、不经常锻炼及技术动作不合理;
(2)做好准备活动,增加柔韧练习 在运动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准备活动时间以15~20min为宜,自觉身体微汗为好。运动前应加强跟腱检查和保护装置的应用。
(3)防止积累性损伤
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年龄、身体的协凋性、运动能力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平时如有跟腱慢性疼痛不适的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或者缩短运动时间、减少运动对抗强度。
(4)运动技巧要合理运用
运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跳跃后单脚着地,使双脚能够分担地面的反作用力,避免在运动中过多的在伸膝负重下做突然跳跃运动。
二、治疗
专家表示,跟腱断裂就医及时是可以治愈的。早期处理包括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其次是冰敷,降低受伤部位温度,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和肿胀;同时可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将患肢抬高,减轻肿胀。
根据跟腱断裂程度可将其分为部分断裂及完全断裂。对于跟腱部分断裂,可采取保守治疗,若是完全断裂,则需手术治疗。既往手术采用长切口,充分暴露。现在有了微创手术,可以用很小的切口完成手术,病人恢复快,痛苦少。该种术式已在我院广泛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广大朋友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多重视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和运动时的动作到位。在运动时要切记量力而行,不要面对这自己难以完胜的动作仍勉强去做,一当旦动作不熟练或自我防护措施没做到位就很有可能会引起跟腱断裂的发生。希望大家能多加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